学校名称 | 西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学校地址 | 西华县逍遥路68号 | |
邮政编码 | 466600 | 学校网址 | ||
学校标识码 | 3641002363 | 办学性质 | 公办√ 民办□ 其他□ | |
在校学生总数 | 3451 | 专任教师总数(人) | 183 | |
已有专业 大类 |
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轻纺食品类、交通运输类、财经商贸类、体育与健身、农林牧渔类、休闲保健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旅游服务类 | |||
学校简介 (300字以内) |
西华县第一职业中专位于县城行政新区(周西公路与南环路交叉口),占地面积108余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28班规模的教学楼,标准化宿舍楼,餐厅,综合实训楼。学校现有教职工183人,中高级职称67人,双师型教师87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学校确立了“立德树人,技行天下”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了“突出专业技能,兼顾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尚德、尚能、创业、创新”的良好校风。建校以来,学校向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学校多次被省、市主管部门授予“省机械专业实习基地”、“市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市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市文明学校”、“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对口升学先进单位”、“市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2019年10月西华一职专通过了“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发改委”联合验收,被正式命名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特色院校”、“河南省双项提升项目建设学校”、“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定点培训机构”、“河南省城乡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品牌基地”。 |
制药技术专业特色是制药技术已成为国际和国内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制药技术已成为侦破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制药技术专业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生化分离分析技术、生物技术及工业药剂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制药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从现今情况看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生物制药专业就业领域为:生物药物生产经营企业、生物药物研制与开发单位、药检所及药政管理部门、各类生物工程公司等与生物制药专业相关、相近的领域内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化学药品的生产、营销和检验及相关的其他岗位,在医院的药房或药剂室工作,在社区从事药品普及教育工作。 生物技术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贫血、发育不良、糖尿病、心力衰竭、血友病、囊性纤维变性和一些罕见的遗传疾病。现在许多大型制药公司面临着大量专利即将过期、而同时产品储备非常不足的情况,因而不得不从生命科学公司中寻找新药。新的药物发现技术使得寻找特殊疾病药靶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便宜、迅速和精确。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然而从事生物技术产业研究与开发的人数为 1.7 万,生产和经营的人数为 0.9 万,仅相当于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人数的 1/4 。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医药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务 |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 |
现从事 专业 |
拟任 课程 |
是否 “双师型” |
专职 /兼职 |
1 | 刘小静 | 女 | 35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护理 | 是 | 专职 | ||
2 | 王强 | 男 | 42 | 河北医科大学 | 天然药物化学 | 否 | 专职 | ||
3 | 张芳芳 | 女 | 33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药事法规 | 否 | 专职 |
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制药技术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常用实验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 二、学制及教学对象 学 制:三年 教学对象:初中应届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对护理学科的性质有正确的认知,对其发展具有责任感,初步形成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的专业价值观。 2.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的价值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权利。平等、博爱,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健康服务的专业精神。 3.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4.树立依法行护的法律观念,遵从医疗制药相关法规,自觉将专业行为纳入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运用相关法规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意识。 5.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的意识。 6.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态度。 7.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评判反思精神,具有循证实践、勇于修正自己或他人错误的态度。 (二) 知识要求 1.掌握与制药技术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生物制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功能、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变化。 4.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护理对象的护理知识。 5.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知识。 6.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知识。 7.熟悉影响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其评估方法和干预方法。 8.熟悉不同用药对象的基本心理需求和常见临床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 9.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包括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10.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11.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方法。 12.了解制药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三)、具体知识结构及要求 课程设置:德育课、文化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体育与健康、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内容,采用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四)、顶岗实习计划 通过6个月-12个月的顶岗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加以实践,为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理想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